PM2.5的測試方法及PM2.5傳感器的工作原理
PM2.5是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 2.5 微米的細顆粒物。這種細顆粒物主要來源于工業生產中的煙塵排放、生活中的汽車尾氣、做飯油煙排放、自然災害中的森林大火等等。細顆粒物的直徑越小進入呼吸道的部位就越深,因此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損害。
目前PM2.5的測試方法及PM2.5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有以下5種
一、紅外法
紅外法檢測PM2.5是根據光的色散原理,紅外線發光二極管發出光線遇到粉塵產生反射光,高靈敏的光電接收傳感器檢測到反射光的光強,輸出信號,根據輸出信號光強的大小以及數量判斷粉塵的濃度。探測器的輸出電流與檢測到的光強成相應的比例,傳感器輸出電流經放大器放大后,再經處理器校正處理,最終輸出數字PWM信號脈沖,或通過IIC數據接口輸出粉塵濃度數值。
二、Beta射線法
Beta射線儀是利用Beta射線衰減的原理,環境空氣由采樣泵吸入采樣管,經過濾膜后排出,顆粒物沉淀在濾膜上,當β射線通過沉積著顆粒物的濾膜時,Beta射線的能量衰減,通過對衰減量的測定便可計算出顆粒物的濃度。
三、微量振蕩天平法
微量振蕩天平法是在質量傳感器內使用一個振蕩空心錐形管,在其振蕩端安裝可更換的濾膜,振蕩頻率取決于錐形管特征和其質量。當采樣氣流通過濾膜,其中的顆粒物沉積在濾膜上,濾膜的質量變化導致振蕩頻率的變化,通過振蕩頻率變化計算出沉積在濾膜上顆粒物的質量,再根據流量、現場環境溫度和氣壓計算出該時段顆粒物標志的質量濃度。
四、重量法
重量法檢測PM2.5的原理是分別通過一定切割特征的采樣器,以恒速抽取定量體積空氣,使環境空氣中的PM2.5和PM10被截留在已知質量的濾膜上,根據采樣前后濾膜的質量差和采樣體積,計算出PM2.5和PM10的濃度。必須注意的是,計量顆粒物的單位ug/m3中分母的體積應該是標準狀況下(0℃、101.3kPa)的體積,對實測溫度、壓力下的體積均應換算成標準狀況下的體積。
五、激光法
激光法檢測pm2.5濃度,勒夫邁推薦LD07激光PM2.5粉塵傳感器模塊,這款顆粒物傳感器采用米氏Mie球形顆粒散射原理,即激光傳感器使用激光照射在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上產生光散射,光電探測器在某一角度范圍內收集散射光強,將得到散射光強線性地轉換成電壓,然后送入數據處理系統,數據處理系統按事先編制的程序根據米氏散射理論進行數據處理,得出顆粒物的等效粒徑及單位體積內不同粒徑的顆粒物數量。